中法友谊再次以艺术为媒。作为第十九届中法文化之春的特别活动,“瑰宝启幕:法兰西喜剧院舞台珠宝臻藏”展览5月1日在由梵克雅宝支持创立的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中国分部拉开帷幕。此次展览汇集一百余件法国古董级舞台珠宝、文献及艺术品,在展示欧洲高级珠宝工艺的同时,带领观众沉浸式探索法国戏剧的光辉历史。
现场展品。受访者供图
走进展厅诚信双盈配资,华丽的天鹅绒与浓郁的深红色让观众仿佛置身剧院之中,与来自18、19世纪的舞台珠宝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如本次展览的重磅展品——一顶“金叶子”桂冠,由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赠予当时的著名演员塔尔玛,以褒扬他在戏剧《布里塔尼库斯》中对尼禄一角的精彩演绎。
尤其珍贵的是,这顶桂冠正是以拿破仑加冕时的金叶子桂冠为灵感设计、制作。如今,拿破仑的桂冠仅剩两片金叶现存于世,当年的桂冠全貌当是如何?或许从这顶塔尔玛的“拿破仑同款”桂冠中,依稀能看到当年的影子。
“拿破仑同款”桂冠。受访者供图
不过,同为“金叶子”桂冠,塔尔玛的这顶却并非真金打造。因为舞台珠宝为了确保在一场场的表演中经久耐用,一般不会使用贵重材质诚信双盈配资,但为了彰显角色身份、推动剧情发展、体现戏剧的“真实性”,其制作工艺与高级珠宝并无二致。也就是说,通过两个世纪前的舞台珠宝,亦可一窥当时高级珠宝的精湛工艺。
仿珍珠浮雕桂冠。受访者供图
位于展览海报“C位”的一顶古典桂冠,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顶仿珍珠浮雕桂冠在1840年至1850年期间,曾由法国舞台巨星拉歇尔在剧作《费德尔》中出演女主角时佩戴。桂冠整体风格古典端庄,主体部分为银镀金材质,上方围绕一圈仿珍珠,冠冕表面饰以贝壳浮雕,刻有立体的人物形象,其精湛的工艺水平,堪与顶级珠宝大师的作品相媲美。
中法戏服并列放置。受访者供图
现场还展出了伏尔泰经典剧作《中国孤儿》在1977年时的相关戏服。该剧是对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的重新演绎,更是历史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例证,对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产生了深远影响。有趣的是,与法国戏服相邻放置的,还有一件特别的展品——依据京剧《赵氏孤儿》所创作的戏服样式,东西方舞台瑰宝在此相得益彰。
现场展品。受访者供图
本次展出的舞台珠宝来自法兰西喜剧院。该剧院1680年时奉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之命创建,是法国最具标志性的剧院,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剧院之一。由于剧院最初由两家剧团合并而成,其中之一正是法国著名喜剧作家莫里哀创办的演员剧团,所以法兰西喜剧院亦被称为“莫里哀之家”。去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法兰西喜剧院曾带着莫里哀戏剧《司卡班的诡计》来到上海,在中国大戏院连演3场,为中法文化交流添上浪漫一笔。
中法文化之春自2006年创办以来诚信双盈配资,已成为中国境内规模最大的外国艺术节。本次的“瑰宝启幕:法兰西喜剧院舞台珠宝臻藏”展览,作为第十九届中法文化之春的特别活动,将持续至10月7日。
金斯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