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莹妈点石策略
夏季来临时,许多家长喜欢为孩子挑选凉鞋或拖鞋,常见的款式包括洞洞鞋、水晶鞋和果冻鞋等。炎热的天气让人们更愿意带孩子去玩水,这类鞋子穿着方便且样式新潮,因此在市面上非常受欢迎,销量也持续走高。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看似清凉时尚的鞋子,竟因含有有害成分而走上了舆论的风口。
据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对五大电商平台销量前十的十款鞋子样品进行的检测显示,结果并不乐观。该中心将样品送至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点石策略,发现不合格率达到一半以上。引发担忧的核心并非仅仅是微量超标,而是存在环境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的超标问题,且有样品的超标幅度极为惊人,最高甚至比标准高出509倍。
展开剩余68%邻苯二甲酸酯对儿童的伤害多方面且深远。研究指出,长期接触此类超标塑化剂,可能干扰男性生殖发育,影响生育能力;还可能诱发性早熟,使儿童提早进入发育阶段,进而缩短生长高峰期,最终身高可能受影响。除了对性腺发育的潜在危害外,邻苯二甲酸酯还可能影响神经发育,包括语言能力和视觉空间等认知功能,进而对智力产生长期影响;免疫力也可能降低,孩子更容易生病。综合来看,塑化剂对孩子的伤害显而易见,家长若长期接触,后果不容忽视。
在选购与使用任何塑料制品时,家长应尽量挑选带有清晰标识的产品,如产品名、厂名、厂址等信息,尽量选择知名品牌的商品。因为大品牌对声誉更为在意,往往在材料选择和生产环节上更为讲究,一旦出现安全隐患,也更容易追责和召回。相反,三无或小厂生产的鞋子,往往可能使用回收塑料等低质原料,风险较高,塑化剂超标的概率也更大。
夏日也不宜过度推荐洞洞鞋。此类鞋款的孔洞设计易对脚部产生挤压与卡伤,且防滑性相对较差,容易造成崴脚等事故。更有过往报道,一名三岁女童在商场乘坐电梯时,洞洞鞋的孔洞被卡住,导致脚趾受伤并撕裂皮肤。这也提醒我们,选择鞋子时要优先考虑脚感舒适、包覆性好的鞋款,尽量避免这类结构容易带来安全隐患的鞋子。
因此,夏日给孩子挑选鞋子时,优先考虑透气性好、鞋底支撑性强的凉鞋或运动鞋,尽量减少购买洞洞鞋和其他低质塑料制品的机会。选购时不仅看外观,更要关注材料来源与品牌信誉,尽量选择具有完整信息和质量保障的商品,避免让孩子暴露在潜在的化学风险之中。
愿每一位家长都能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优先,理性选择,守护他们的成长环境。愿你们在这个夏日里,陪伴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愿孩子们的未来充满活力与希望。
发布于:山西省金斯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